光伏电站低压直流电缆自动汇集功能的项目应用

日期:11-18  点击:428  属于:研发动态

光伏电站低压直流电缆自动汇集功能的项目应用


 

引言

在光伏发电领域,发电效率是衡量太阳能发电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而电缆的合理选型和敷设方式,对于提高发电效率、降低经济成本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电缆路径的选择更是影响发电性能和经济造价的关键因素。为此,集思数源在某项目上实现了低压直流电缆敷设的功能创新,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这一功能。


 

直流侧电缆敷设影响因素

在山地光伏电站中,直流侧电缆的敷设方式通常采取沿组件支架的横梁檩条敷设,部分穿管的敷设方式然而,地形起伏大、光伏组串方位角多、支架布置不规整等特点,给电缆敷设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例如19号方阵的外接边界是不规则的多边形,18号方阵存在纵向和横向两种布置形式。为此,我们针对山地光伏工作现状,对低压直流电缆线敷设算法进行了技术革新。


 三、

电缆汇集功能

为了优化电缆敷设,我们采用了电缆汇集算法该算法遵循低压电缆施工要求,尽量减少电缆沟的开挖,使低压电缆尽量汇集到一起走同一电缆路径。同时,算法还优先考虑将电缆敷设在支架上,以减少地面开挖和对地形的破坏。

在电缆汇集过程中,算法将组件方位角内上下允许范围内的相邻组件视作一行,电缆线按一条路线汇集生成。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电缆敷设的效率,还减少了电缆的用量和损耗。


 四、

电缆寻路算法

除了电缆汇集功能外,我们还优化了电缆寻路算法该算法根据低压直流电缆中压降控制要求,计算组串到逆变器的距离并选择最短路径。这不仅可以实现电缆用量的最小化,还可以兼容其他电缆布置要求。下图是电缆寻路后的成果。

在电缆寻路过程中,算法还充分考虑了电缆沟开挖的要求。低压直流电缆路径不斜穿支架,而是优先通过支架群外侧边缘或支架之间的间隙。这种方式不仅保证了电缆敷设的规范性和安全性,还提高了现场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功能试用效果

通过电缆路径算法的应用,系统能够自动计算低压直流电缆路径,使组串到逆变器的电气路线自动汇集。这不仅方便了现场施工,还减少了传统敷设的电缆量。同时,电缆敷设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光伏发电工程项目上进行验证后,我们证明了该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和完善这一功能,为光伏发电领域提供更加高效、智能的电缆敷设解决方案。

微信扫描关注我们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电话:028-86980881

邮件:public@gis-data.cn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锦华路88号汇融国际广场F座1401